BBC:武汉的天空,为何总灰的脸?
执笔/李小飞刀&二把刀一栋建筑至少有22个角度可以拍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来,其中必然有一个角度可以让它看起来摇摇欲坠
最近,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重返湖北》在中国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
网友质疑BBC纪录片里的武汉郊区,天空总是“雾霾灰”: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FHTE&zhiwu55.jpg
而刀哥朋友随手拍的武汉天空是这样的: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urav&zhiwu55.jpg
BBC在纪录片中使用了各种移花接木、闪转腾挪的拍摄和剪辑手法,比如一段“警方用网蒙头拘捕民众”的画面,实际上剪自去年疫情期间的一次高速反恐演习。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q9Jc&zhiwu55.jpg
有一些自媒体就此总结了BBC拍摄记录片的手法,比如“阴间滤镜”,故意把明暗对比调的跟“阴间”一样: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a6uM&zhiwu55.jpg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dFD2&zhiwu55.jpg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SE6Z&zhiwu55.jpg
或是故意使用不正常的拍摄角度造成“偷拍”效果: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72Ic&zhiwu55.jpg
或是有意引导问题和剪辑,当采访素材不满意的时候,就加画外音: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LYmp&zhiwu55.jpg
或是故意选取一些场景: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mvCf&zhiwu55.jpg
应该说,这些自媒体的视频都拍得不错,也获得了相当数量的关注。
不过,刀哥还想给他们“挑个刺”,他们造成了一个“错误”印象:BBC的纪录片=“阴间滤镜”+“移花接木”,只要会PS,就能拍好BBC纪录片。
1
BBC拍不好纪录片吗?
到明年,BBC就将迎来自己的百岁生日,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由国家成立的广播机构,第一家电视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媒体,除新闻报道外,纪录片也是其王牌产品。
BBC的纪录片题材广泛、制作精良,上至浩瀚宇宙,下至深海地心,很多画面定格后也是非常漂亮的摄影佳作。豆瓣评分排名前15位的纪录片,除了演唱会外,大多数是BBC拍摄的。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jx0J&zhiwu55.jpg
那么,BBC纪录片是只能拍动物星球,拍不好人文社会题材吗?
这个答案首先就被我们自己人给否了,有“国内资深纪录片从业者”直言:BBC纪录片通过个体命运描述宏大题材,“国内纪录片是幼儿园级别的”,是国内教育多年灌输“中心思想”的结果,不像国外父母都是睡前给孩子讲故事。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Xnfb&zhiwu55.jpg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yNfQ&zhiwu55.jpg
那么实际情况呢?
BBC曾拍摄过一部经典纪录片《英国铁路纪行》系列,由前英国国防大臣迈克尔·波蒂略所主持,坐着各式各样的火车,游览英伦群岛。片中的英格兰城市乡间风景秀丽、生机盎然,一点也不“阴间”。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Oz0g&zhiwu55.jpg
尽管英国的天气出了名的阴雨绵绵,但BBC里的英国永远是晴天。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X4rg&zhiwu55.jpg
即便是这样明显的阴天,画面的对比度也非常高,看起来一点也没有灰蒙蒙的感觉。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AI6s&zhiwu55.jpg
资本主义的建筑工地美美的。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rQbY&zhiwu55.jpg
社会主义的建筑工地大家自己品。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KomI&zhiwu55.jpg
后来,BBC摄制组还远渡重洋踏上盟友土地拍摄《美国铁路纪行》,同样风景如画,随便截一张图都可以做桌面。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n5ko&zhiwu55.jpg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hei9&zhiwu55.jpg
所以,刀哥在此要给BBC“辟谣”“正名”:
BBC纪录片并不是只有“阴间滤镜”+“移花接木”,BBC并不总是歪着脖子斜着眼扛摄像机,并不是拍不了“正常”纪录片,你们不要再“抹黑”它!
2
有网友用一张图说明神奇的BBC“滤镜”是怎么用一个镜头表现五大洲四大洋的: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jx0J&zhiwu55.jpg
事实上,通过影像来进行情感操纵,甚至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在影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l8pd&zhiwu55.jpg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EMIu&zhiwu55.jpg
(同一个场景,采取不同的角度拍摄,可以获得不同的结果)
一个画面在拍摄时的时间会影响其光照和对比度;使用的镜头焦段会对观众造成不同观察视角的心理暗示;而后期处理可以在色温、色相、饱和度、伽玛曲线等参数上做手脚,使画面展示出不同的风格;甚至可以通过剪辑加入一些无法单独从画面中获取的信息,即蒙太奇欺诈。这些都是影视专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基本知识。
举例来说,降低整个画面的色饱和度,然后让亮度映射整体偏向暗部调整,再将白平衡的标准色温设低一点,你可以让任何画面看起来都像是寒冬中遭纳粹围城的斯大林格勒;而压低红蓝色饱和度、将整个画面的亮度提那么一点点,你就能得到一个核战后植物欣欣向荣、动物苟延残喘的末世。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9wys&zhiwu55.jpg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Ll8P&zhiwu55.jpg
再有,导演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像《重返武汉》有可能采用的,上午8点至10点是最佳拍摄时间,大家就凌晨5点出工;阳光明媚的日子镜头漂亮,摄制组就坐在宾馆等下雨。
除去BBC这种国有意识形态机构,很多商业公司其实也发现了这种“滤镜”的好处,过去的十年里,几乎所有的网红SNS都掺合过滤镜买卖——让博主出产一批具有自己风格的影像,再帮助博主将这些影像的后期参数打包变现。
在付费知识平台上搜索,也可以发现大把教程来让你通过后期制作实现某种特定的美术风格。但是这方面执牛耳者,还要数好莱坞的影业公司或是BBC这种老牌意识形态战将。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QjbZ&zhiwu55.jpg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MxNi&zhiwu55.jpg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cYE6&zhiwu55.jpg
(同一部影片里根据不同部分的需要,在焦段、美术配色、饱和度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可以高效精准灌输意识形态。这玩意可比文字效率高多了)
而BBC在冷战时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使得其制作人员可以在策划阶段,就可以根据每部分素材的情感需要,来挑选拍摄器材和统筹摄制时间。对于想要美化的拍摄对象,自然要运用专业知识来进行调整——如何把画面拍好看,是摄影部门的基本功。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9EWPn7X9&zhiwu55.jpg
(就算时间不够,紧急情况下拍下来的素材,也要在后期加一吨特效,哪怕画面整体出现了偏色和明显的加工痕迹)
而相应的,有多少种办法把一个画面拍好看,就有多少种办法毁掉一个画面。在BBC针对盟友以外的世界拍摄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知识的反向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显然,这些用着“繁体英文”的帝国遗老依然觉得,大众应该按照他们给定的视角来认识这个世界。
3
作为公营机构,BBC在全球媒体行业中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它几乎没有商业广告收入,收视费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依据英国法律,未缴纳收视费却收看电视节目将构成刑事犯罪,违法者将被起诉,须出庭受审,并面临最高1000英镑的罚款。因此,收视费也被称为“BBC税”。
我们可以从其特殊制度当中,窥见老牌英帝国遗存的色彩:富人读《泰晤士报》,穷人读《每日邮报》。中世纪留下的“贵族德性”决定了,一些人与另一些人相比有“特殊天赋”,能够准确地看世界,其他人需要通过他们的眼睛才能清晰地认识世界。
这种精英政治思维,混合“西方中心论”+自由主义,构成了BBC等一些西方媒体特殊的意识形态。当它们自身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权力来源,并通过操控信息牟取利益,用艺术化手法牟取特权时,它们既是特定集团利益的喉舌,特定意识形态的喉舌,也是西方自由世界的喉舌。
冷战结束后,与其他知名西方媒体一样,BBC也有了神话。这套神话,建立在西方世界曾经客观上表现出的优势,以及凭借优势掌握的传播学标准上。在这种优势的加持下,欧美媒体实践被正当化,变成了规律,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能挑战。
然而我们发现,依靠滤镜赢得冷战的BBC,变得越来越离不开滤镜。中国的天必须是“雾霾灰”,南美的天必须是“沙漠黄”,当现实世界一日千里超出BBC的理解,BBC就要用滤镜把“世界”给调回来,把自己的心理巧饰回来。
所以,刀哥在这里要为BBC“正名”:
它有时是个“骗子”不假,但更多是在自欺欺人,不透过滤镜看到的现实世界,已经没办法为它所接受,它不仅仅停留在诋毁它国,也是在麻醉自己的受众:“你们看,外面的世界还是那个乱糟糟的样”。
所以,BBC的滤镜是一剂“精神鸦片”。
那世界越变越快怎么办?
那滤镜就再调它个两档!
图片均来自网络 支持,赞一个 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别用你的脾气来挑战我的个性! 不错,顶一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