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中国电影的十大趋势
作者 / 吕世明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计划的起点,中国电影也在今年春天开始全面的复苏和进步。
近十年,中国电影产业的进步,是整个中国内地经济范畴内中最令人瞩目行业之一。但相比于其他行业而言,中国电影整个产业的基础可能刚刚建成,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只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非常之多,接下来的五年需要配合整个国民经济和十四五计划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
每年六百亿的票房和万家影院的基础,是很难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电影在文化领域目前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加强,更多的资本和目光也开始注意到电影,也让电影成为多个方面的焦点,并有希望成为中国文化的另一张名片。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hlKwk6l3&zhiwu55.jpg
那么未来的五年,中国电影将有那十大趋势呢?
1.银幕数量破10万、影城数量破1万6
2016年时,内地的银幕数量仅为43619块,影城数量也仅为7925家,到了去年年底,尽管有疫情和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内地银幕数量也突破了七万五千块,影院数量也达到13362家。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hlKwAWeG&zhiwu55.jpg
表面上看,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核心地段影院已经出现趋于饱和的状态,但大部分核心区域的实际运行年份都较长,影院的建设步骤也有一个时效性,出现淘汰和更新的情况是很正常的。
从理论上来看,在保持增长数字这方面,未来五年内地的银幕数量和影城更新不会减缓,十余年之内我们已经在这部分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这个体系仍然是朝阳行业,也处蓬勃发展的阶段,只不过对于影投公司和一部分个人投资者,投资的风险会比前几年有增加,但相比于其他产业来看,电影院的风险既不是最高,也不可能是最低,未来五年他的投资和回报也会趋于一个平缓的状况。
2.小影投和院线公司开始整合,
院线数量减少10家左右
2013年时,内地的院线数量有37家,仅十年的增长达到近50家,但伴随着牌照发放条件的提升和苛刻,近年内地的院线数量增长在降低,尽管在管理、投资和执行层面,数量更多的影管公司会起到更多的作用,但未来整体趋势是影管公司必将归入到院线,成为院线的执行管理的一部分职能部门。
现在内地五十余家的院线之中,除了万达、大地和中影参与的中数、南方和星美之外,其他院线的占比较少,稍微较强的金逸、幸福蓝海、华夏和横店和这些龙头加起来的占比达到55%,十条院线瓜分了大半快蛋糕,对于很多小院线是非常极难的。
但院线牌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拿到院线牌照,才能进入结算和供片环节,普通的影投公司实际上是丧失了与发行方的议价权。这种模式和“怪圈”促使内地院线的发展更多呈现了粗狂的色彩,但伴随着市场的规范和进步、以及整个产业的需求,部分院线或许在五年内有大的整合动作,甚至将有部分院线“永久”的退出市场。
3.票价逐步接近峰值
今年春节档票价大幅度上涨一度成为“热门事件”,但伴随着春节档的结束和淡季的到来,票价的跳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即便是清明节三天小长假,目前票价也远比春节档要低了很多。
如果内地市场能够在这五年内进一步趋于平稳,对于春节、国庆两个重点档期票房的压力也会减少,之所以在重点档期和重点影片有非常显著的票价上涨态势,更多还是因为平日影城大都处于严重的亏损状况。
但即便如此,内地的票价也不会无限度的上涨,伴随着影城更多的扩建,影城的新建成本也进一步降低,同时产业基础的提升也会让片方在制作影片时其成本会进一步可控,这些都会降低电影票对于整个产业的依赖度,从而让电影票上涨趋于平稳。
4.影片制作呈现两极化
今年春节档的《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和《刺杀小说家》已经为未来几年的内地电影市场制作指明了两个大方向,暨内地影片制作或许会呈现出两极化的态势。
就目前来看,内地票房排名靠前的影片已经分为两个对垒空间,一部分是产业加强、理念加强的,譬如“唐探系列”和科幻、战争军事影片,另一部分则是像《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不是药神》等更贴近普通观众的影片。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hlKw8SHc&zhiwu55.jpg
以国家意志和产业基础为蓝本的影片制作将会得到更多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一部分电影会更多依据流量、热度、艺人自身影响力和观众喜好来制作,这部分影片要依赖民营公司和其他非传统影视公司的资本来运作。
5.终端技术再次升级
今年《阿凡达》的重映让一部分观众感慨万千,相比于多年前大家对该片IMAX3D版本的趋之若鹜,到了现在似乎很少有绝对在技术方面领先的影片可以在国内达到令观众惊叹的地步了。
虽然像激光IMAX、CINITY影院等前沿影院技术已经在内地有相当多的建设和占比,但缺乏绝对号召力的影片出现,并没有让这些尖端科技有更好的展现,这也让国内高端技术影厅的建设过于缓慢。
不过预计在五年内,能够引领新技术革命的《阿凡达2》将上映,是否能够实现“裸眼3D”等多项技术更新,也会影响到内地影院在更新、新建等方面的进度,要知道十多年前,正是因为《阿凡达》推动了内地3D和多厅影院的建设,也是内地电影产业技术的一次重要升级的变革。
6.专业电影人才的再次扩容和提升
今年国庆前山西电影学院将在山西汾阳市新建,这也是内地又一所电影的专业院校,也是今年电影产业重要事件,毕竟目前内地电影的专业人才仍然处于严重的空缺状态。
尽管我们内地表面上来看所拥有的影视类专业院校并不少,同时很多院校也开设了很多影视制作方面的专业,但目前从事影视行业的人员构成非常的多元,很多从业者都是跨专业和跨领域,这对于内地影视行业后续的长期发展并不是特别有利。
通过未来几年多个地区新建的专业影视院校,内地电影在专业人才方面会获得一定程度的补强,也会有更多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电影人才受到内地市场增加的影响而回到内地工作学习。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hlKwoXEs&zhiwu55.jpg
7.非导演专业的导演增加
《你好,李焕英》让喜剧演员贾玲一举成为全球单片票房最高的女导演,这对于未来几年内的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将会是巨大的,这也表明内地电影将逐步出现类型的细化,内地制作一部电影对于其是否有专业导演来指导已经并不那么重要了。
其实像韩寒已经为作家成为导演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喜剧演员方面徐峥、黄渤都有成功的经历,沈腾也在跃跃欲试,未来的五年内,这一批演而优转导的导演们,会在多个方面依靠更严密的产业分析和布局,完成他们导演影片的升级,不仅仅要获得稳定的票房收益,在评价和舆论方面也要有进一步的提升。
可能在影迷和业内的角度来看,这些非专业科班出身的导演所指导影片和专业导演的作品有各种差距,但在受众层面,更多年轻观众的出现和观影口味的不确定性,实际是给与一些敢于探索并展现自己特点的导演更多的机会。
8.新玩家的出现,
或出现三足鼎立的趋势
最近几年一些传统互联网公司对于中国电影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他们恰好经历到内地电影近几年成长所带来的红利期,对于一部分传统的老牌影视公司,受到他们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
曾经几年前有影视公司的大佬说,未来所有的中国电影人都可能是为BAT打工的。目前来看虽然没有那么的夸张,但必须看到一些互联网背景的影视公司已经开始有能力去直接和传统影视公司对话,尽管在业绩方面他们可能不那么稳定。
但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在一步步的崛起,也在近两年一点点布局电影行业,不过相比老牌互联网企业,新兴互联网公司也需要一个突破口,未来的五年内,市场肯定会存在一些给予他们的舞台和机会,和传统影视公司&互联网公司形成三足鼎立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9.部分公司逐步退出市场
一两个项目的失利和连续三四年的业绩不佳可能就让一些影视公司退出,特别是在内地目前严酷的市场状况下,我们影视公司的更迭速度堪比韩国的明星淘汰机制。
想在内地做一个稳定和长期的规划目前来看难度越来越大,无论是内容制作端、还是影管公司、或者是相对稳定的平台端,在未来五年之内,都要面对新兴崛起公司的更多挑战,毕竟市场的底部在铸成,但影视公司尚未形成固化状态。
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长久留在牌局上,两三年前已经有部分公司因行业风险和税务风波在逐步退出,不排除这五年还有大公司和一些准头部公司的彻底解散和退离,但内地电影市场肯定有更多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这也是市场进一步繁荣所需要的一个保留环节。
10.分级制度的一步步试探
到2026年,《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好颁布十周年,其实也到可以一点点对电影分级制度的试探时间节点,但电影分级前前后后业内外讨论了有差不多30年,始终的进展并不明朗。
因为内地电影只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很难将电影分级制度作为一个单独的意向去讨论并推进,像游戏、出版业、广播电视和舞台演出等都希望自己的行业可以有明确的分级制度。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hlKwt7Pg&zhiwu55.jpg
不过未来的五年,内地对于文化的建设会进一步加强,分级制度并不是完全没有一点希望,只不过他需要更多的文化事件做进一步的发酵,特别是出现一些较特殊的社会公众事件,对于分级制度可能会形成推动的作用。
五年前的2016年,如果有人说内地在未来五年内会出现多部破四五十亿的影片,通常会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但通过近五年的深耕,国产破10亿的影片已经达到50部+,未来五年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80+,挑战《战狼2》的票房纪录也许就在两年之内了。 是爷们的娘们的都帮顶!大力支持 不错,顶一个! 顶贴是一种态度! 抢位子,坐等更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