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家1 发表于 2021-4-7 19:14:09

小米造车:一场不能退的“发烧”

【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在上一篇原创文章的末尾我曾提到:“我们可以允许马斯克借助中国力量崛起,但同时也需要有类似马斯克这样的‘造梦者’角色。”用大白话说,就是不能让马斯克一个人装X,从而聚拢太多信徒,得有人上去跟他掰手腕。
目前,符合条件的这类中国企业家并不多见(低调埋头干的居多),能够被普罗大众所熟悉并且依然身居台前的更是少之又少,其中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雷军。
也正是因为如此,最近雷军亲自举起大旗杀进互联网造车行列,才足以引起企业、媒体和消费人群等各界的剧烈反响。在我看来,既然箭已离弦,小米造车便注定是一场不能退的“发烧”,这里的不能退,包括了三重含义。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vYpP&zhiwu55.jpg“小米造车”话题性不能退
雷军从决定造车那一刻起,特斯拉便成为出现在他眼前的一座绕不开的大山。如何挑战特斯拉呢?技术层面是次要的,有追赶难度但不算遥不可及,品牌层面才是重中之重。
之前在《马斯克无视中国消费者声讨,却对一纸通知认怂了》一文中我曾提到,特斯拉已经成功营造出品牌逼格,并聚拢了相当数量的品牌信徒,马斯克几乎有十足把握,只要生产成本还能再降些,价格还能再便宜些,那么消费者都逃不开“真香定律”,韭菜地里不愁不绿。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jXsA&zhiwu55.jpg面对这样的对手,只做高性价比产品并不够,雷军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致力于塑造小米汽车的品牌号召力。所以说,眼下利益最大化的做法之一就是保持“小米造车”这个话题的持续性,直到真正把车子造出来。关于这一点,雷军最近一直都在身体力行,没有丝毫懈怠。
3月30日,随着一纸公告,传闻已久的小米造车终成现实。在当天晚上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雷军非常煽情地描述了他最近2个多月以来的所思所想以及对米粉心声的关切,随后立下一个flag: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要为小米汽车而战。
从宣告的整个过程来看,效果无疑是非常出色的,不仅让米粉们感到泪目,也让许多吃瓜群众受到或多或少的触动。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SJMI&zhiwu55.jpg当然,成功到这个份上的雷军也肯定知道,这年头造车PPT的信服力已经大打折扣,单纯靠煽动情绪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还得彰显一下实力。如何彰显实力,这点非常需要讲究,所谓“无形装逼,最为致命”,雷军恰好深谙此道。
就在4月2日,网络上突然疯传几张华夏同学会的非官方聚会照片,这次聚会由雷军发起,参会大佬几乎占据了中国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半壁江山,包括比亚迪王传福、蔚来汽车李斌、小鹏汽车何小鹏、理想汽车李想、美团王兴、滴滴程维、红杉资本沈南鹏、地平线余凯等。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orAF&zhiwu55.jpg按照常规理解,这种神秘顶级圈子私人聚会应该都有严格保密措施才对,然而偏偏传出几张最能让人打开想象的照片,如果说是因为保密措施不当的话,相信吃瓜群众们一百个不信,依我看,极大概率是雷军为“小米造车”话题二次造势而有计划的无形秀肌肉。(害,姜还是老的辣!)
正当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第三次造势已经接踵而至,在昨天(4月6日)的小米11周年米粉节盛会上,雷军贡献了个人第三场抖音直播。比较骚的是,直播前预告会透露关于小米汽车的猛料,搞得各路媒体不敢懈怠,结果实际直播中,有用信息寥寥无几,主要包括实车最快3年后亮相,第一款车大概率是轿车或SUV,并且定位中高端,价格区间为10-30万元。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7TF9&zhiwu55.jpg很多人看完直播后怒骂雷军又耍猴,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达到了维持话题热度的目的。可以预见,雷军接下来为小米汽车造势的骚操作肯定还会层出不穷,甚至不排除会跟马斯克隔空叫板。
赌上声誉的雷军不能退
小米为什么要造车?关于这个问题,雷军在3月30日的发布会上的陈述可谓是“讲者动情,听者动容”,然而回过头来理性看待的话,他的说法实际上经不起严格推敲。
雷军对造车决定首先这样描述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这个时代大浪潮面前小米将何去何从?用我同事的解释就是:小米被时代逼着造车。然而事实真是这样的吗?小米至于到这个地步了吗?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WGGM&zhiwu55.jpg当然不是,尽管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红海市场,逐步失去想象空间,但小米可以围绕智能硬件生态做的事多到去了,从智能家居到智能办公,从芯片到生态软件,尚有一大堆没有攻克的难题,绝非只剩下造车。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Ysjb&zhiwu55.jpg甚至往坏的方面说,造车可能还会影响自己的主营业务。比如现在小米手机正处于冲击更高端领域的关键时期,这也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又比如造车项目需要很多研发人力,可能会导致公司内部人员失衡。
有些人可能会说,智能电动车作为将来物联网时代的重要一环,小米生态迟早要将其囊括进来,早做不如晚做,硬着头皮也要做。
关于这点,我是比较赞同的,可问题是,让智能电动车融入小米生态只是一个结果,而在过程当中,既可以是投资别家,也可以合资,不是非得自己全资参与。要知道,雷军此前通过对包括蔚来、小鹏在内的造车新势力的投资,现已结出丰硕成果。真有那么多闲钱的话,继续投,继续爽,这不香吗?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fVRf&zhiwu55.jpg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雷军还为造车找了第二个理由,美其名曰“粉丝们都希望小米造车”。在我看来,这个就更扯淡了,这种话也就只能自我感动和感动善良的米粉们。
小米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关心的从来都是粉丝的钱,而不是粉丝的期待,随便举个例子,当年很多米粉支持小米旗舰手机一直卖1999元,他怎么就不听呢?怎么就卖到3999元去了呢?果然商人的嘴,骗人的鬼。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wQNA&zhiwu55.jpg吐槽说了那么多,是不是意味着当晚整场发布会上,雷军关于小米汽车的所有话都是假话空话呢?这倒不至于,起码有一句是真的,就是那句“压上自己人生全部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i1us&zhiwu55.jpg为什么这句就一定是真的呢?很简单,因为这种狠话一旦如此高调说出来,就算雷军厚脸皮不当真,广大群众也会替他当真,一半人期待着雷军实现自己吹过的牛X,另一半人等着看笑话。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很显然这句话会一直伴随小米汽车的成长。
造车新势力热浪不能退
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起初极具争议,后来颇具想象空间,再后来变得平淡无奇,这一次,雷军率小米公司正式加入,为其注入了新的热度与活力。而这,或许才是雷军“被逼”造车的真正主要原因。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由于全球资本市场真金白银的投票,中国造车新势力迎来了一轮市值飞涨。曾经一度,蔚来汽车总市值高达800亿美元左右,身居全球车企第五名,仅次于特斯拉、丰田、大众、比亚迪;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总市值双双超过300亿美元,与福特和吉利仅有一步差距。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FJrt&zhiwu55.jpg然而,当初涨得有多猛,现在下跌压力就有多大。造车新势力们指望靠销量增长来缓解压力的话,显然远水解不了近渴,最方便有效的方式,是为造车新势力注入新的热度与活力。此时此刻,雷军作为国内最具号召力的互联网企业家之一,同时又有一定合理性的造车动机,无疑是最合适人选。
那么,为什么雷军愿意成为造车新势力一员,哪怕是压上全部战绩和声誉呢?归根结底还是利益,雷军是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的早期投资人,也是现在重要的股东,这就意味着,帮造车新势力稳住压力,便等同于帮自己。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Ub0e&zhiwu55.jpg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个人,就是红杉资本的沈南鹏。被誉为“投出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的他,目前不仅仅是小米公司的重要股东,也是多家造车新势力的重要股东。此刻大家不妨细品一下,究竟谁最能说服雷军加入造车行列?难不成真的是粉丝们吗?
http://i1.go2yd.com/image.php?url=0Tjgb512Gh&zhiwu55.jpg全文总结
最后有一点是需要澄清的,虽说我个人十分不相信雷军展现于台前的各种套路,但这并不妨碍我仰望雷军的能力和认可小米这家公司,如果问我支不支持小米造车,那么我的回答是肯定支持。
毫无疑问,小米汽车将来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继续当价格屠夫,把中高端智能电动车的价格打下来,让中国消费者享受更物美价廉的新时代交通工具,基于这点,就足够理由为其加油呐喊。再说了,比起那些对造车动了歪心思的企业或者个人而言,手握智能硬件生态且退无可退的小米显然成功概率更高,造成的资源浪费更少。(文:太平洋汽车网 朱仕永)

知足常乐77 发表于 2021-4-7 19:33:22

抢位子,坐等更新!

王俊杰2017 发表于 2021-4-7 21:07:06

不错,顶一个!

123456835 发表于 2021-4-11 04:37:09

楼下各位,支绿兔子哦!

六翼天使494 发表于 2021-4-11 22:39:27

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米造车:一场不能退的“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