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超凡大师
- 精华
- 0
- 威望
- 0
- 听众
- 0
- 萝卜
- 1312
- 注册时间
- 2020-2-9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大家好,我是格子。
最近银行存款动作挺大的,先是六大行齐发公告叫停靠档计息,紧接着支付宝又全面下架互联网存款业务。
靠档计息本身就是在增加银行的揽储存款利率,由此传导给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就会增加。这和国家“推动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思路是相悖的,央行出面整治也是情理之中的。
靠档计息调控原因整明白了,支付宝全面下架互联网存款业务就明白一半了。
但我们总归按照结果导向:中小银行的揽储压力增加,我们投资者也损失了一个相对低风险、高存息的方式。
不过短期阵痛,长期还是利好整个经济体系规范发展的。
怎么回事?
一、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给金融科技套上枷锁,网络金融不再是监管法外之地。”
事情是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银行存款安全性好,但是收益率并不高;定期存款收益稍高一些,但是流动性不好。
可是我们登陆支付宝这一类的金融网络平台,就会发现,原来线下搬到线上之后,安全性依旧好,收益率却可以上来了,流动性也可以放开了。
对于银行来说,多了一个揽储的通道;对于我们来说,多了一个优秀的投资工具;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多了一个收入和流量来源。
看上去,简直就是三赢的局面。
但是我们再仔细去思考这个问题:
为什么平台揽储的几乎都是小众银行?
为什么互联网可以放开流动性和提高收益率,而线下国有或者股份银行却给不了?
他们傻吗?
上线互联网平台之后,被迫提供的高息和流动性,对于银行本身的风险控制能力要求是很大的。
不管是流动性还是高息,都会使得整个息差收益被缩小,想要扩大息差收入,要么将成本转嫁给融资企业,要么就去寻求收益更高的投资项目。
前者与降息大方向相悖,后者增大了存款产品的风险。
存款保险是给我们投资者心里保底的,但是我们不承担的风险必然还是会存在,去哪了呢?
挂在资金使用者头上的账单和挂在银行报表里的坏账!
总归一句话,中小银行没有权利和资格大量高息揽储。
不是说不能高息,不高息怎么去和大型银行竞争啊,重点是“大量”两个字。
监管除了是针对中小、地方性银行,还针对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
互联网金融平台越来越多,涉及的面越来越广,银行、证券、保险都是有准入门槛的,不能说进入线上之后,门槛掉了…
“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逐步被纳入监管也是趋势。
总之,以小见大吧,慢慢的,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会有细化的业务门槛和业务规模上限,涉及评级、经营情况、资本金、风险管理能力等等。针对银行呢,也会设定进入互联网平台的银行有哪些标准,规模、风控…这些都是必然的。
不过怎么改,对我们投资者是好事情。
二、关于理财投资
倘若监管对互联网巨头们持续收紧,这两个行业板块会持续受到影响。
1.中概股
监管出台之后,蚂蚁平台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全线下架,只对已购买的互联网存款产品的用户可见。
虽然目前百度家的度小满、京东家的京东金融,存款产品还在销售,但大概率整改不会只针对蚂蚁一家。
很显然,资金比我们先知先觉。
港股市场中涉及到的互联网巨头们的股票,集体下跌,截至收盘,腾讯跌去1.2%,阿里跌2%,京东集团跌1%(盘中一度跌近2%)。
就整个跌幅来看,影响不大。
其实我有点盼着它们多跌点,有利于我们进入抄底。
为什么呢?
因为从群魔乱舞到正规经营,对行业来说,是件好事,对于行业龙头企业,这是排除竞争者的过程。
祸后焉知不是福?
相关基金呢,我们在前面一期《互联网的春天结束了?》讲过了,就不再跟大家重复了。
2.银行
银行,尤其是地方性中小银行,必然会受影响的。
尤其是本来靠着在互联网平台大幅揽储的银行们,少了一个超大的存款来源通道,开门红可能就真的不够红了!
但是利好于大中型国有、股份制银行。
此消彼长,客户就那些…不是你的,就是我的。
银行进入12月,股价就开始掉,截至今日收盘,之前彪上来涨幅跌去一半了。
在银行上涨阶段买了银行板块基金的朋友可能就要耐不住性子了…
不想多说,只提一句,银行估值依然很低,春季行情少了谁也不会少了银行这个大块头。
其实到这大家也听出来了,还是给大家在打预防针和镇定剂。
我是格子,关注格子说财,带你学会基金理财。
周五了,周末愉快。 |
|